为孩子营造良好的视觉环境——从艺术感受和欣赏开始

  各位好!
  在9月24日,有两位前辈来到我们工作室做客,一位是中国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艺委会的主任何韵兰女士,她是我的校友和敬仰的老学长,在担任艺委会主任之前,曾在中央戏剧学院的舞美系做了数十年的系主任,对中西方艺术的通感有极高的修养,近70的高龄了,还不断地在领导层中呼吁把儿童美术教育纳入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在艺术教育的观念上和倡导儿童创造力方面,始终是站在时代的前列。另一位是美国费城艺术学院终身教授叶蕾蕾女士,她的少年时代在台湾渡过,她是美国将环境艺术带进穷人区的第一人,她发动儿童的创造力,将颓废荒芜的社区变成一个个艺术的花园,也是获得美国“拯救人类奖”的唯一华裔人士,早在1987年,她第一次来中国,就是到中央美术学院来访问,做关于版画艺术的交流,那时我在聆听讲座时,还是在校的学生。
  应媒体请求,我们在工作室的相聚变成了“专家面对面”,共同探讨了美术教育中的几个敏感问题,新浪网站亲子频道与文化教育类媒体做出了大版报道,大家可以登陆http://baby.sina.com.cn/art0924/,仔细了解一下。
  在这之外,我们所谈论最多的,两位前辈也特别忧虑的是中国儿童的视觉环境问题,一致认为,中国城市和城镇儿童的视觉环境是不完善的,是令人担忧的,先进的儿童美术教育应该为这一问题的改善做出示范。
  什么是视觉环境呢?是指我们的眼睛所看到的能够呈现出色彩和形象的各种事物,如城市、街道、楼宇、广告、书籍、电影电视、电脑视频、商品包装、玩具、着装、雕塑、绘画、高山、流水等等自然与非自然的事物,它们呈现出来的图像组成了儿童眼中的世界,形成“视觉环境”。
  “孩子是环境的产物”,视觉环境是儿童在成长阶段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境,在儿童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一双明亮的眼睛起着巨大的作用,正所谓耳濡目染中的“目染”。好的视觉环境应该是美丽的、自然的、有文化感、有艺术滋养性,这对儿童的身心发展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相反,缺乏美感的不自然的视觉环境也会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比如,长期在水泥城市中生活的儿童,如果他的视觉感受单一,就会表现出烦躁不安、心理承受力较差、对事物的变化和美感缺乏感觉能力、懒于创造、没有审美情趣等状态;而在宽阔优美的环境中生活的孩子,他会更亲近自然、更加快乐、心胸开阔、也会对美好的形象更有感觉、具有创造愿望、有文化归属感。
  如果我们的视觉环境并不完美,比如城市的过度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会让儿童眼中充斥着商业广告、水泥丛林、电脑卡通等非自然形象,而具有文化韵味和艺术性的古老建筑、风景、图画却越来越少,当这种情况已经发生时,我们需要为儿童营造优良的视觉环境来及时满足并滋养孩子的眼睛与心灵,叶蕾蕾女士认为:中国的学校环境过于严肃、缺乏美感,孩子视觉里很难出现美丽的自然、基本被各种墙面所占据。所以,她此次来北京,在大兴的一所希望小学中发动孩子和教师美化校园,结果在一面面生硬的墙壁上,出现了一望无际的花海、蔚蓝的飘着梦想的天空,完全用壁画的方法来实现,连为了办学资金而整日发愁的校长也从心底到脸上地绽放着笑容,孩子们更是舍不得放学。
  在美化外在环境的同时,更为有效而丰富的“艺术感受和欣赏”内容已经成为营造、优化视觉环境、提升儿童美感与创造力的必然选择。在童年阶段,一个好的视觉环境将对儿童心智发育和创造力的培养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俗话讲“习惯成自然”,儿童的视觉感受也会逐渐形成习惯、形成一种固化的认识,比如,孩子长期看一种没有变化的相同样式的图画,他就会在脑中形成反射,认为这样的图画就是最好的,在思维中形成了单一的、不可变化的、对图画的错误判断,认为好看的图画就是这样,不能再变化,这种判断会一点一点的甚至快速地形成,比我们想象的速度要快得多,与创造力所需要的发散性思维完全违背,也就限制了主管发散性思维的右脑的正常发育。
  举一个例子,不少家长是有亲身体会的:很多孩子喜欢看书,会对书中的图画感兴趣,一旦孩子经常看一些电脑绘制的、看上去很精确但没有任何艺术水准的图画时(注:这种类型的图画因为缺乏艺术创造的美感,很难让孩子产生联想而激发想象力的),又没有其他好的图画来参照,也会喜欢或痴迷(因为对图画的视觉需求是儿童的身心特征之一),这些孩子在绘画的时候非常想模仿,希望自己画出和书上一模一样的,一旦达不到,就有很强的挫败感,会说:我又画错了、我不会画了、我不想画了,他脑中的图形无法自我生成,完全被这样的图画所替代;如果孩子们看的书是符合儿童需要变化丰富的视觉特点、具有很强艺术性的,模仿一下倒有好处。有意思的是,恰恰因为优秀图画书的每一幅画面都具有很好的创造性,在带给孩子视觉美感的同时还可以不断地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孩子在浏览它的时候会产生非常丰富的联想,甚至产生一种希望自己也来创造的强烈欲望,这样,脑中的想象在不断地生成,反而不会局限于所看到的图像,而是通过想象将图像和自己的感受相结合,产生新的图像,从而促进了右脑的发散性思维。
  可见,通过眼睛吸收的图形会对儿童的发散性思维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所以,我们也就不必惊奇,在欧美发达国家里,为什么有那么多优秀的艺术性极强的图画书,为什么连日本、台湾这样的小地方也有种类繁多的质量上乘的儿童图书?这些图书产品在当地并没有特别丰厚的利润,但是水准却相当的高,因为他们非常早地认识到儿童视觉环境的重要性,知道通过视觉感受带动想象力和发展思维能力与创造力的科学性。
  图画书也称绘本,我国目前引进的图画书有良莠不齐的现象,大部分的经典还未被出版,优秀图画书的特点是画面大,文字少,或者无字,强调儿童从画面开始阅读,进入到书中意境,不识字的孩子完全可以根据图画来展开各种联想,而不是从文字进入,有了先入为主的情节概念,束缚孩子对图画的深入联想。这个重要的特点被我称之为“绘本的视觉阅读”。
  书中各种风格的绘画、各种鲜明有趣的形象都出自个性不同的优秀画家之手,孩子能从中看到不同形式的绘画方式,能体会到不同材料所产生的生动绘画效果,比如水粉画、油画、碳笔画、铜版画、钢笔画、拼贴画、综合材料制作等,而且每种形式都是绘画水平和艺术创造力的正宗呈现,是非常具有美感和创新意义的。如果孩子们眼中的画面都是如此美丽,就会很自然地提升儿童的审美水平,这比欣赏绘画大师们的画册更有审美学习的效果,因为与大师作品不同的是,这些画面是为儿童而画,更符合孩子的心理与成长经验。所以,这种重画轻字、图文结合、有极高艺术原创性的优秀儿童图书对孩子视觉环境的提升、对发展儿童的艺术感受力、审美能力和创造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许多发达国家里,提升儿童视觉环境的另一个重要的艺术产品就是童话电影。前一段北京上演的《宝葫芦的秘密》也可以属于童话电影,更准确的说是根据一个传说、故事改编的电影,严格讲,童话电影是把孩子熟知的经典童话用电影语言再现出来,让孩子们从虚幻的想象中进入到真实的境界里,好象身在其中,这种通过真人、实景和音乐将想象落实到真实的电影效果,是和图画书、动画片完全不同的,让孩子从各自的想象中看到了有时代特征和各种情境的视觉实像,满足了儿童更进一步的视觉需求。
  在欧美,对童话电影的投入是巨大的,比如从上个世纪50年代至今,象《睡美人》、《小红帽》、《白雪公主》之类的经典童话已经有几十个电影版本,几乎隔几年,就会被重新拍一次,在不停地被不同的编导演绎着。德国、法国的孩子都是看着自己喜欢的童话电影长大的,在视觉享受的同时,还用眼睛、用小小的心灵分辨着善恶美丑,建立各种道德的准则,这比任何说教都更有效。多年前我在德国看的童话电影《熊皮人》、《女巫欧勒》、《青蛙王子》、《画眉嘴国王》等,被其无比美丽动人的情境所深深感动,至今对电影中的场景还记忆犹新,当时就希望:如果中国的孩子能看到这样的童话电影该多好啊,中国有那么多神话传说,有那么多少数民族传说(连小日本都把苗族的歌词改编成童话,冒充本国作者的童话),如果变成童话电影该是多么多么好的事情!
  十年过去了,令人感叹的是我国经典的神话传说至今还没有被本土导演拍成一部“童话电影”,甚至没有人来引进童话电影,就连火爆的盗版市场也买不到一部童话电影的盗版盘。电影届的朋友说,做市场的算过这笔帐,买一个电影版权赚不回成本,拍自己的童话电影很难拉到资金,确实没人敢投啊。同时令人欣慰的是部分优秀的图画书正在逐渐进入中国,一些阅读推广者也在呼吁着、推动着国产图画书的进步。我相信,视觉环境的全面提升也许需要中国几代人的努力,如果能从现在做起,总是有希望的。
  在工作室刚刚创办之时,就有一些妈妈建议能否为孩子们开设艺术欣赏课程,至今,类似的要求在不断提出。我非常高兴这些家长已经意识到:可以通过美术教育来提高孩子的审美趣味与综合素质,而不是舍本求末地追求“照葫芦画出瓢”,可以说她们已经进入到了一个较高的层面,认识到了美术教育的重要性和全面性,如果家长的水准提高了,受益的当然就是自己的孩子,这也正是为孩子营造良好视觉环境的最初意识。其实,我们的会员常规课程中有“走进美术馆”的内容,虽然因为展览而设计,不具备连贯性,但对提高孩子的审美意识与艺术理解力是具有相当作用的。
  我希望有更多的家长能够认识到儿童视觉环境的重要,在平时与孩子相处时,也能敏锐地扑捉环境中的美好图景,比如一本迷人的好书、一座好看的桥、一部美丽的电影、一幅老照片、一张手绘的海报、一个字的漂亮写法、、、、及时发现、传达给孩子、与孩子共同感受分享。如果条件具备,我们会尽快开设专门的“艺术感受与欣赏课程”,包括“绘本视觉阅读”、“童话电影观赏”和必不可少的“中国艺术欣赏”让工作室的孩子们在完善的视觉环境中感受艺术之美。

创造力=创造性的思维+实现的能力
艺术儿童工作室培养的是:永远的创造力!